TI裁撤中国区MCU研发团队,国内疯狂抢人:海外龙头退守汽车工控成为趋势

5月7日,业内人士证实,德州仪器裁撤了中国区的MCU研发团队,并把原MCU研发线迁往印度。

作者|乐川 校对|Mike

集微网·爱集微APP,各大主流应用商店均可下载

集微网消息,5月7日,业内人士证实,德州仪器裁撤了中国区的MCU研发团队,并把原MCU研发线迁往印度。据爱集微了解,TI在中国区的MCU研发团队主要面向MSP430产品线,现在该团队成员一部分被裁员,一部分被合并进了LED DRIVER芯片团队。现在国内MCU圈子已经开始疯狂“抢人”。

资料显示,MSP430系列是TI从1996年开始推向市场的一系列16位超低功耗、低成本MCU。

民生证券电子首席分析师方竞告诉爱集微,曾经TI的MCU团队是本土化运营最好的产品线之一,立足中国市场,专门做本土定制化开发,客户响应非常快。但从2018年初开始走下坡路,市场慢慢的被国内MCU新锐厂商接手,生存空间被挤压。

他认为,尽管部分员工可以选择转入其他团队,但是从数字转模拟的跨度比较大,因此,“国产MCU崛起加速,这次TI的部门调整,相信会进一步推动国产MCU替代。”

数据显示,2021年德州仪器通用MCU市场份额为7.3%左右,远少于前五名的NXP、瑞萨电子、意法半导体、微芯科技、英飞凌等,而近几年国内MCU厂商在该领域进展迅速。

与全球市场需求以汽车电子和工控产品为主不同,消费电子领域才是国内MCU市场需求的主流。由于中国厂商的市场占有率较低,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进口芯片供应紧张等因素叠加之下,国产替代成为了驱动本土MCU品牌市场份额增长的主要因素。据集微咨询统计,近年来,本土MCU厂商均实现了较好的成长,2021年业绩普遍实现了翻倍增长,并有14家本土通用MCU厂商跻身于《中国半导体企业100强》排行榜。

在汽车MCU市场,TI市场份额也仅为8%左右,远少于前三名的瑞萨、NXP和英飞凌。在这方面,国内已经有多家公司致力突破,但取得进展仍较为缓慢,目前自给率不到5%,被“卡脖子”局势明显。下图为民生证券统计的国内车规级MCU发展进程。

方竞表示,在本轮缺芯大潮下,众多欧美半导体龙头选择了优先支持本国厂商,倒逼国内公司转向本土供应商。众多中国半导体企业在不同产品和领域出现零的突破,国产全面突围已是无可争议的趋势。在此趋势下,海外龙头厂商会有越来越多的领域,面临国内新锐企业的围攻。

“TI退出只是一部分,”他强调,“海外芯片设计厂商退守汽车工控已经成为了趋势。”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全球最大的五家汽车芯片生产公司

    2112

    受新冠疫情影响,微芯片严重短缺,扰乱了汽车行业的生产计划。其中,芯片短缺对电动汽车行业影响更为明显。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约为436亿美元。随着电动汽车、3D地图、汽车自动...

    查看全文
  • TI/德州仪器半导体公司

    1083

    德州仪器(英语:Texas Instruments,简称:TI),是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家半导体跨国公司,以开发、制造、销售半导体和计算机技术闻名于世,主要从事创新型数字信号处理与模拟电路方面的研究、制造和销售。除半导体业务外,还提供包括传感与控制、教育产品和数字光源处理解决方案。德州仪器(TI)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并在25多个国家设有制造、设计或销售机构。德州仪器是世界第一大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1] 和模拟电路元件 [2] 制造商,其模拟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全球具有统治地位

    查看全文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展开更多
    1
    您有新消息,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