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产业8大新趋势
533面对市场边际增速下降、技术和产品迭代加快、价格战加剧、全球新能源车政策和产业融资热度退坡,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竞争烈度将大幅增加。但从长期视角看,“缺芯”与科技竞争正推动本土供应链培育,智能汽车国产化潜力空间巨大。面对广阔的增量替代空间,未来数年的高强度竞争将成为中国智能汽车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前必须经历的序章,中国智能汽车产业最终将在竞争引发的技术创新和量产能力进步下培育出全球领先的产业链和巨大商业机遇。
查看全文行情好坏,库存消耗进度与最新价格走势,是电子制造商(买方)在与元器件供应商谈判时,需提前获知的情报。本期内容截取自四方维商品动态商情(以下简称CIQ),覆盖以下细分领域:
元器件库存过剩 Q4采购仍有议价空间
据四方维商品动态商情(CIQ)报告,截至10月,全球电子元器件整体库存指数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9.3%。由于库存消耗的推进,互连和无源器件产品的订单出货比在第三季度趋于正值,晶体谐振器、连接器、继电器、振荡器、电路保护元件和电感器库存在10月份有所下降。大批量零部件采购可获得价格优惠,而库存水平将到2024年第一季度趋于正常。
MCU / MPU库存指数趋势图
Source:四方维 CIQ
四方维CIQ采购活动和直接的市场反馈表明,TI、ADI 和 ST的授权分销商的元器件批量价格走低。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分销商不满半导体制造商执行NCNR( Non-Cancelable, Non-Returnable,不可取消不可退货)条款,这也可能影响电子制造商的采购选择。
LCO电池定价仍利于买方市场
据四方维CIQ报告,截至10月,全球LCO(锂碳氧化物)价格指数同比暴跌 44%。欧洲、美国和中国的电池级锂价格下跌了45%以上。而截至目前,钴价也下跌了18%,跌幅超过27%,推动LCO价格下跌。具体来看,NMC811 电池(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在四方维CIQ中的价格指数将达到疫情前平均水平,并进入负值。
对主要电池制造商来说,目前碳酸锂的需求低迷, 价格已经下跌。不过,总体而言,松下、塔迪兰(Tadiran)和GP超霸(GP Battery)等主要供应商的价格保持不变(如下图所示)。由于产能过剩,供应商愿意调整价格策略,以保住或赢得更多业务。
头部电池供应商的供应趋势
整理:四方维
智能手机需求复苏 需关注元器件行情
在近期的2023财年第四财报电话会议上,高通首席财务官Akash Palkhiwala表示,该公司“对全球手机市场稳定的早期迹象感到非常满意”。而多位市场研究人员一致认为,全球智能手机第三季度出货下滑速度有所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地区差异明显,美国市场的出货量继续大幅下降,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出货量有所增长,新产品升级需求和全球出货量环比增长,表明手机市场正进入年度销售旺季。
而从电子元器件角度来看,由于每部智能手机使用超过1,000个MLCC,电子制造采购专业人士需密切关注小型外壳尺寸陶瓷电容器的供应情况。
功率MOSFET价格持续走高
传统分立器件(包括MOSFET)的晶圆产能利用率持续维持在80%左右,加之纯晶圆代工厂的晶圆价格上涨,分立器件价格持续上涨。考虑到晶体管价格不断攀升,且基于碳化硅SiC的功率器件份额保持增加,整体功率器件市场的平均价格均呈上升趋势。据估计,功率晶体管市场规模明年将以两位数百分比增长,而电子制造商需确定采购重点和长期规划。
面对市场边际增速下降、技术和产品迭代加快、价格战加剧、全球新能源车政策和产业融资热度退坡,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竞争烈度将大幅增加。但从长期视角看,“缺芯”与科技竞争正推动本土供应链培育,智能汽车国产化潜力空间巨大。面对广阔的增量替代空间,未来数年的高强度竞争将成为中国智能汽车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前必须经历的序章,中国智能汽车产业最终将在竞争引发的技术创新和量产能力进步下培育出全球领先的产业链和巨大商业机遇。
查看全文美国总统拜登周二签署了《芯片和科学法案》,为美国的半导体生产和研究提供527亿美元的补贴,并要求任何接受美方补贴的公司必须在美国本土制造芯片。
查看全文路透社独家报道称,美国商务部正打算基于早些时候向三家美国芯片生产设备公司下达的出口限制发布新的规定。据彭博社报道,7月最后两周左右的时间内,所有美国芯片生产设备制造商都收到来自美国商务部的信函,要求这些企业不要向中国出口14纳米及以下芯片的生产设备,除非获得该部许可。
查看全文半导体景气度有望迎来复苏: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来看,在经历了2022、2023年的去库存周期后,半导体销售额有望在2024年迎来复苏。据WSTS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产品销售总额从1999年的1494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5741亿美元,期间复合增速约6.03%。WSTS预计2023年全球年销售额同比下滑9.4%,但2024年将有望增长13.1%。半导体研究报关
查看全文
您好!请登录